第278章 检校都督_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78章 检校都督

第(1/3)页

      第278章检校都督

      东宫。

      皇帝的卧室里,李世民跟大舅哥同榻而眠,彻夜长谈。

      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以往征战岁月,那时他们也经常这样同帐而眠,议事到深夜。

      “朕免去刘政会刑部尚书之职,让李靖接替,他有没有怨言?”

      刘政会是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之一,太上皇的心腹,早年是太原鹰扬府司马,当年与晋阳县令刘文静,晋阳宫监裴寂,一起跟太原留守李渊谋划起兵。

      他出身河南刘氏,族出匈奴,属于北魏时汉化的稽胡,武德年间镇太原、都刑部,也算很有功绩,他曾被刘武周俘虏,但依然忠心不屈。

      只是他跟罗艺是亲家,往来较密。

      太上皇心腹、罗艺亲家,这些关系,都足以让刘政会靠边站,皇帝免去他刑部尚书,调光禄寺卿,也算是给他留有几分情面了。

      “刘政会多有怨言,觉得不公,甚至还说罗艺不可能谋反。”长孙无忌对这位拥有免死铁券的太原元谋功臣,没有丝毫的偏袒,一句话就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      皇帝冷哼出声。

  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光禄卿也不要做了,除去名籍收回实封,令有司好好调查他与罗艺关系。”

      “刘师立呢,之前就有人检举说他姓氏应符谶想谋反,朕当面问过他,他说他在隋朝时官只六品,后来看错人,侍奉王世充做亲卫将军,洛阳平定,本当被诛杀,是朕赞赏他才干特赦免了他,并引为左亲卫,

      去年六月,更是随敬德、君集等九将建功,如今实封千户郡公,拜左骁卫将军,这些都是我所赐,绝不敢有半点二心。

      朕也相信了他,但也提醒他少与罗艺往来,可现在有人检举,刘师立仍与罗艺暗中往来甚密,这叫朕如何信他?”

      “亏朕先前还让他检校右武侯大将军,”

      刘师立本是玄武门九将之一,也是皇帝密谋宫变的重要心腹,结果现在却仍跟罗艺纠缠不清,不顾皇帝的警告。

      对此,李世民很失望,刘师立可是先前实封功臣第四等,与侯君集、张公谨并封千户。

      刘政会跟罗艺往来,还勉强说的过去,刘师立实在不该。

      “除去刘师立名籍,夺爵罢官,让他在家好好反省。”

      皇帝还让收回刘政会手里的免死铁券,算是抵了一死。

      “安业也跟罗艺有不少暗中往来联络,你知道吗?”皇帝问。

      长孙无忌听的心中发冷,长孙安业是他三哥,当然两人同父不同母,关系并不好。当年他父亲长孙晟去世时,他兄妹还年少,结果长孙安业把他们母子三赶出了家门。

      幸好当时舅父高士廉收留了他们娘三。

      可高士廉虽是北齐安乐王之子,但在隋朝时仕途不畅,还因卷入政治争斗获罪,流放交州,舅母带着孩子们留在京城,也十分困难,可还是给他们一座小院,时常接济。

      那段艰难的生活,也让长孙无忌兄妹俩早早成熟。

      如今兄妹俩个,一个贵为皇后母国,一个成了尚书右仆射拜相,富贵无比,长孙安业不过右监门将军。

      兄弟其实关系一直仍不好,不过长孙皇后出面,经常劝说无忌大度,才勉强维持了表面的和睦。

      长孙安业是个不太安份的人,还嗜酒如命,可无忌五兄弟,老大长孙行布隋朝时为汉王库真,汉王造反后拒绝汉王入并州城,城破后被杀,朝廷抚恤,让他的弟弟长孙恒安为鹰扬郎将,不过这代兄受封的老二也没啥本事,没于隋乱。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