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城盐州_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84章 城盐州

第(2/3)页

盐路,还有许多堡寨,这里既有汉边民定居耕种,也有迁移来的党项羌以及突厥、山胡等胡部游牧、耕种。

      这里虽地处荒漠戈壁,可有盐,便很兴盛,盐易粮马,滩放牛羊,

      从北地郡到大兴郡,从西安州到五原郡,从盐川郡再到盐州,这里始终离不开盐,也离不开战争。

      每年春天,当温暖的南风吹过万里,来到毛乌素沙漠的边缘,吹皱盐湖春水。

      南风至,风起波生,即风凝盐,玉洁冰鲜,不劳煮泼,成之自然,朝取暮生,取之不竭。

      打盐、驮盐,靠盐吃盐。

      豪强拦坝建盐田,穷人则在堡子外随便掏个窑窟窿,只要有两把力气,便能在这里找到份活路。

      他们会成群结队的驮盐贩卖,贩销灵州、庆州、延州等地,一路上吃饭住店,都只要捧一把盐就行。

      一小捧盐能换两个蒸饼。

      一驮盐,能换来一大担粮食。

      或是贩盐去塞外,换牛换马。

      因盐而生,因盐而兴。

      “这狗日的梁师都倒是够狠,知道打不过我们,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,把人全都迁走了。”

      进到空荡的乌城,真是鬼影都没一个。

      梁师都跟大唐玩起焦土战略,主动放弃盐州做为缓冲区,把人畜都迁去夏州,乌城还被放了把火,连井都给填了。

      苏烈他们很气愤,武怀玉倒觉得没什么。

      打仗嘛,不就是无所不用其极。

      大唐想用骚扰之法疲梁困梁,人家梁师都能撑到现在也不是傻的,打不过就干脆放弃。

      以前还能经常拉突厥人一起,可去年大唐与突厥达成渭水之盟,现在突厥又受灾,也暂时顾不上梁师都了。

      梁师都自己守不住盐州,干脆放弃,战略收缩,没问题。

      “把乌城、白城收拾一下,驻兵屯守。”

      “可人都没了,盐池都荒废了,怎么办?”

      “这盐池还在,盐也在,有盐就不怕荒废,梁师都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迁走,出榜安民,招拢百姓恢复打盐,”

      武怀玉不怕没人。

      他们自己就几千人,何况还带来了一千多囚犯呢,直接可以在这里晒盐。

      有盐就可以去庆州、灵州换粮,有粮有城还怕什么。

      不费一兵一卒,武怀玉宣告收复盐池县。

      当天,便驻军乌城、白城。

      盐州镇兵,武怀玉授号定边军,州兵驻于盐池县城,以及还未收复的五原县城,定边军则进驻乌城等堡寨。

      恢复烽堡、长城防线,接管诸盐池,恢复盐路。

      招抚诸蕃胡。

      要做的事情挺多,好在这次有备而来,既有兵马将士,也有州县官吏等。

      苏烈牛见武他们憋着股劲来,结果一个敌人没见着,气的要直接越过长城,把长城内的五原城马上收复,武怀玉倒不急,一步步来。

      敌人退一步,那他们就进一步。

      一边恢复地盘,一边恢复盐池生产,恢复盐马等贸易。

      站在城墙上,感受到古朴苍桑。

      这里处于长城之外,可知这里本不是适合农耕的地方。

      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,古长城其实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防线,也是一个自然地理上的农牧分界线,因为长城基本上处于四百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上。

      这条线,才是真正造就游牧与农耕的界线。

      他是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,也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。

      年平均降雨量在四百毫米以下,干燥多风,只适合放牧,这也是为何从秦汉到如今隋唐,这里一直处于帝国边疆,一直战事不断的根本所在。

      擅于农耕的汉民族,在这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