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_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

第(2/3)页

诸王,到时肯定是分封到一个富饶之地,说不定就是扬州或是太原这样的地方,

    可武怀玉的分封法就危险了,到时要封也可能是封到塞外定襄,陇右叠州,剑外松州,又或是岭南的左右溪,甚至是南中黔中,乃至海南、安南等地,

    试问殿下能够接受吗?”

    李泰面色变的不好看,“那岂不是跟流放无异,圣人岂会将自己的至亲血肉这般作贱?”

    “可就怕万一啊,万一圣人听信武怀玉的话,或者是武怀玉鼓动许多大臣一齐进谏呢?大王也知道,圣人向来比较宠信武怀玉的。”

    “真到了那个时候,可就悔之不及了,”

    “绝不能袖手旁观啊,我们得主动出击,不能坐以待毙,否则悔之不及,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,”

    韦挺头脑还是很灵敏的,想当年建成若是能够杀伐果决一点,也不至于败亡。

    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李泰有些慌了。

    他绝不愿意到边疆蛮荒之地去建什么藩国,在那种地方当诸侯王,那有什么意思?

    “想办法阻止分封,”

    韦挺提出问题,也拿出了解决方案。

    “我们先找人支持武怀玉的分封四边之法,一定要把这事闹大,闹的人尽皆知,

    然后再鼓动宗室诸王,让他们站出来反对这般分封,就说武怀玉是离间皇家宗室,离间圣人父子骨肉,是要流放加害皇弟皇子们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很经典的一招浑水摸鱼,先把水搅浑来再说,到时甚至不需要李泰冲在前面,宗室那么多王爷,不管成年没成年的,谁身后不还站着许多人,没成年的亲王郡王们身后也还有母亲,和母亲家族啊。

    李泰对韦挺真是刮目相看,难怪当年东宫曾一度把父皇压制的那么惨,差点翻不了身,最后逼的只能铤而走险发动宫廷政变。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晚秋时节,

    武怀玉骑着高头大马,带着家眷离开了长安。

    皇帝特拨给他的禁军卫队前后护卫,

    武家车队很长,这次南下妻妾二十多个,带着三十多个小公子小娘,每位妻妾和孩子,都还有一支仆佣奴婢队伍,

    甚至专门负责家眷安全的剑姬,正式和见习的就有小二百人。

    整个南下的队伍超过两千人,

    因为还有许多一同南下的人,有太原王家河东柳家赵郡李家的人,也有武氏家族的同族等,

    这还不是全部,

    这么庞大的队伍南下,其实路上还挺热闹的,

    好在武怀玉经常行军打仗,带这么小支人马一点也不觉得难,

    队伍成份复杂,老少皆有,倒也不急着赶路,行进不快,好在保障齐全,护卫又多,还有大量车马相随,倒也轻松。

    甚至刚出城的家眷们,还兴致勃勃的就当是秋游了,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,

    武家大点的孩子们,也是更加兴奋。

    这次路线还是先从长安经蓝关武关到商洛,然后就换乘船沿丹水到襄阳,再在襄阳换上汉江里的大船直奔长江,再转九江,然后入赣江,中途需下船,陆路翻越梅岭,然后又可换浈江水路乘船抵广州,

    这一路大部份是内河水路,丹江、汉江、长江、赣江、北江,基本上都是长途水路,总体来说会是比较舒适方便的,没那么颠簸,也不用担心露宿野外不便和危险,

    秋日里骑马行走在灞河畔,可以看到今年又是丰年。

    百姓们在忙着收玉米,现在关中玉米种植面积不小,尤其是在偏旱的塬上,而进了陕南,其实山区为主的那边玉米种的更多,而且土豆红薯种植也很多。

    这些都能帮农民增加许多口粮,甚至近年百姓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