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932章 长叹一声
第(2/3)页
,比起弓的制作,时间更短,成本更低,一张战弓的制作周期可是很长的,其各种材料既不易得也成本不低,
但三眼铳很简单,主要就是个三联的铁管,只要有材料工匠,可以源源不断的打造出来,不需要漫长的周期。
所用引线铅子,制做的量大,成本也是不断降低的。
李靖道,“三眼铳也试用几年了,虽无法取代弓弩,但仍不失为一件不错的军中利器,骑兵步兵皆可用。”
如今皇帝的北衙八营,基本上就都列装了三眼铳,
段志玄嘿嘿笑道,“这玩意骑兵们装备确实不错,对阵时可以先轰上三发,短兵相接的时候,还能当铁骨朵用呢,粗糙但好使,咱们的骑兵经过训练后,能够适应这铳声,
但敌人哪见识过这个,咱们袭营的时候,这玩意更是能出其不倍,”
“打吐谷浑肯定好使!”段志玄道。
围猎场上,
北衙禁军轻骑们奔驰围赶猎物,
一个个骁勇无比,
皇帝看着这些精锐无比的将士,目光中也是充满自信,
这两年,李世民除了年头和年尾在长安,其余大半年时间都在九成宫,一边陪皇后在这边疗养,一边在这里亲自训练禁军,
他还从各军中抽调军官们前来轮番训练,
皇帝以狩猎为名,实则在练兵。
既练兵也练将,皇帝早就以吐谷浑为演练对象,一众大将沙盘推演,制订一套又一套的西征吐谷浑的战术。
灭吐谷浑,早就在皇帝的计划之中了。
杨广曾经征服吐谷浑,灭吐谷浑后设立西海等四郡,李世民做为天可汗,当然不会比杨广差,
不仅贞观军方一直力主要干吐谷浑,李世民也早就计划着要灭吐谷浑了,只是李世民不急,
一直在做准备工作。
征服吐谷浑对大唐来说,有挑战,但大家都有信心,毕竟杨广当年曾经打过样。
杨广的经历就是大唐的经验,
灭吐谷浑的困难,一是高原反应,二是粮草难继,三是敌军若败则向偏远逃窜,追击不到,撤军后他们就会卷土重来。
当年杨广表面上灭了吐谷浑,设立了四郡,可实际上伏允虽败,却没亡,南奔雪山,隋军走后伏允就卷土重来。
说来吐谷浑也是游牧部族,唐军有打突厥的丰富经验,
“吐谷浑东西四千里,南北两千里,地广人稀,就怕吐谷浑避战,他们甚至可能烧草坚壁清野,”
李靖这时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张,
“陛下,打吐谷浑准备已久,时机差不多已到,虽然困难还不少,但老臣主张简带精锐,带少量粮草,深入敌境,就是要打吐谷浑一个措手不及,趁其尚未走险,良将精兵,长驱疾进,彼不我虞,必能成功。”
柴绍也是十分熟悉吐谷浑的大将,赞成道,“臣也支持卫公之策,若发大军,则敌必潜遁远走,山障为阻,讨之实难,”
他们的这计划,其实还是当年击颉利的那套。
擒贼擒王,
突其不意,直捣王庭,
跟游牧民打仗,不能是中原那一套,一城一地争夺没有半点意义,只有寻其主力,歼灭有生力量才是唯一制胜之道。
兵出动越多,越不容易出其不意,且兵马越多,后勤补给难度越大。
所以只能是出动骑兵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