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188章 臣谋主,有兵起,人主忧
第(2/3)页
有突厥侍卫军官,谋划夜袭寝宫行刺天子。
这起事件,为首者是东突厥阿史那王族,贞观四年归降后,便一直留在长安任禁卫之职,
行刺失败后,他交待说是因不满长期担任中郎将久不晋升,于是心生不满,于是有了谋刺天子,然后逃往漠北投薛延陀,以此做为投名状。
他暗里联合了四十多个突厥侍卫,凭中郎将之便,借夜间宿卫之机,夜伏于宫外,准备趁四鼓时晋王出宫开门辟仗之机,杀入行宫中刺杀皇帝,
幸亏那晚起大风,晋王李治未按惯例四鼓出宫,叛乱突厥侍卫们没有机会,又恐天明后败露,只得硬闯行宫,引弓乱发,一场混战,射杀了数十名宿卫禁军,
双方激战许久,最后突厥叛乱侍卫不敌,驰入御马厩,盗走御马三十余匹北逃,不过事后不久,行宫派出百骑千骑追捕,将逃跑的叛乱突厥侍卫全部捕获,
事后统统处斩。
当时这件事情发生后,还是引发了不少的震荡的,尤其是朝廷对突厥等内附胡人的态度。
在这件事后不久,就又发生了凉州贺兰州的八千帐契苾部叛逃漠北之事。
虽然最后安西军副大使刘德敏、轮台镇静塞军使宇文成都,还有沙州刺史郭孝恪他们出兵追截,
并在凉州北面以一场惊人的胜仗,击溃契苾部军,成功将他们又给带回凉州。
而兵部尚书李绩,率领单于大都护府,幽、并等几路兵马北出长城,越过阴山防御薛延陀南下,还令东突厥汗国的可汗李思摩,以及左右贤王社尔和阿史那忠,率东突厥人马从征。
不过他们并没有打起来。
薛延陀可汗夷男派其长子率数万铁勒军南下,准备接应契苾部,但契苾部还没出凉州界,就被安西军大败,再次投降内附。
李绩他们又是诸路齐出,
夷男长子走到半路,见势不对,便又撤回去了。
不过去年跟薛延陀虽没打起来,
但契苾北逃,和九成宫谋反事件,背后都是薛延陀的影响,经这两件事,朝廷已经开始在讨论要对漠北用兵,用武力教训薛延陀,最好是灭掉薛延陀,扶持回纥来取代薛延陀,或是分治漠北。
不过去年这一系列的事,影响不仅于此。
还有一個很多人没料到的影响,一是皇帝让东突厥复国,让思摩带着东突厥各部,迁到阴山以北大碛以南之地游牧,
这个事虽说也有几年了,但那些北迁的部落,尤其是之前曾南下内附,迁到河北河东朔方以及河套代北等地安置的突厥部落,
他们去了阴山北后,诸多不满,一直想要迁回来,
甚至每年都有不少突厥部落或是部份突厥人,又偷偷的跑回来,他们越过阴山,越过长城,又回到原来安置之地。
可问题是,那些地,现在朝廷部份已经重新安置了汉移民。
就算还没安置移民的,朝廷也不会再把地给突厥人,因为这涉及的是朝廷国策的转变。
地方要求这些突厥人再回去,可许多突厥人耍赖不肯走,这造成矛盾重重,局势有些紧张。
在发生了九成宫事件和契苾叛逃事件后,
朝廷就更不相信这些胡人了,于是态度坚决的要求把这些偷跑南下的突厥人,全都赶回去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