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489章 影响力
第(1/3)页
关于苏伟专访这篇报道,《中国企业家杂志》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,用心雕琢。
毫无疑问,苏伟的话题量很足,而且又是眼下借住了“商界救援联合会”的热点。
杂志主编审了三遍之后才点头让发行。
九月中旬,抗洪救灾工作基本取得了胜利,之后的重点将会放在灾民安置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上来。
也正是在此时,最新一板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发行了出来。
封面人物就是苏伟!
参加“商界救援联合会”的企业家们几乎全订了这期的杂志。
他们对苏伟的观点表示赞同,甚至产生了惭愧的心里,说实话,觉悟比不上苏伟。
王建林点头,“苏老板提这个创新精神在企业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,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,我像他这么年轻的时候,还在部队打枪了,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啊!”
……
董明珠去年刚刚打了一场完美的胜仗,她在AH的空调销售业绩达到了4000多万人民币,现在已经成为了格力销售部总经理了。
她拿着这份杂志,脑子里冒出来的感想并不是宏伟集团的销售网络,销售渠道,同样是苏伟提到的“创新问题”。
社会责任感,这都是每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,但是“创新”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词汇。
从何处创新?
怎么去创新?
她即刻联想到了格力空调的问题。
前几年,格力在国内被很多家空调品牌压制,但是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用国外的技术和核心拿到中国组装。
这一点,董明珠早就给总公司提过,这种生产方式不长久,迟早出问题。
要做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。
把钱花在技术研发上,成果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,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这是她对“创新”的理解,在看了关于苏伟这篇杂志之后,她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不管怎么样,要说服公司搞研发,现在的科研程度远远不够,一定要把心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在格力董事会上,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并且通过国内空调的发展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