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747章 拍摄纪录片
第(2/3)页
,吃了上顿没下顿。”
“我是伟子的同学,初中读完就弃学了,我佩服伟子在那个时候选择继续读下去的勇气!”
“你们看看,这是以前关门村的样子,去赶场就只能走这条小路,要走两个多小时,现在马路通了,坐车只要二十几分钟,都是伟子出钱修的,好人啊!”
“……”
导演全程参与了村民们对苏伟的评价,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的坏话或者挑刺。
能够做到让全村人赞赏,谈何容易。
关门村取景之后回到街上,导演从苏伟创作的剧本了解到当初他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信用社,而赚取的第一笔利润来自乡政府。
所以信用社的领导和乡政府的书记应该算作是苏伟的贵人。
冯书记出境聊他对苏伟的认识。
他面对镜头讲道:“苏伟这个孩子很有魄力,脑子灵活,当时当着我的面向信用社的领导贷款30万,九零年啊,那个年代,在农村三十万代表什么?
当时我还给他做了思想工作教育,我认为他非常不理智,那时候他在中学读初三,为了这件事情他的母亲李明芳急的眼泪都流出来了。
其实现在想起来,我佩服他的父亲苏建国,如果当时苏建国不点头,不拿出房产证和土地证,苏伟就贷不到那三十万了,或许就没有今天的他。
事实证明,我们的眼光太短浅了,局限在了大山之中,而苏伟他更想看到外面的世界。
你们现在看到的整个街道,包括学校、政府、医院、银行等全部是苏伟当时承包的,那个时候他才17岁,回忆起来,我完全不敢想象这个年轻人是从我身边走过去的!”
冯书记的讲述内容大多是惊叹,导演听完和冯书记想法一致,如果不是他看过了剧本,也不会轻易相信这是真实的事情。
导演道:“书记,你刚刚提到苏伟的父亲,我听说他就在乡政府办公,我能采访一下吗?”
冯书记道:“这个要看他的意思了。”
经过沟通,苏建国最后愿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eishukan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